校研究生会 高建国
观看完九三盛大阅兵后,我激动万分。当80门礼炮震撼响起,当一个个方阵慷慨激昂的走过,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敬意。80年前,中国人民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赢得抗战伟大胜利;80年后,这场阅兵展示了中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完整和国防力量的强大。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我们更应秉承“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术领域深耕细作。我们将以“志气如山”明确方向,以“实力如山”夯实根基,将爱国情怀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实践中,为守护人民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校学生会 王睿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国家的盛典,更彰显了民族的骄傲。中国军人目光如炬、气势磅礴,中国武器精良先进、威震寰宇,新时代中华民族向世界发出的强国之音振聋发聩。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骨干,我将继续传承发扬人民军队坚若磐石的使命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学生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见先进就学”的时代先锋,擎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铿锵之力,将岐黄薪火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新时代的主战场唱响属于广大青年学子的热血强音。

学生会社团工作部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之一,14年浴血奋战中付出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代价,为全球胜利奠定关键基础。此次阅兵既是对中国反侵略的庄严宣告,更是对正确二战史观的坚守。现代化装备的亮相,具有深层的现实意义。从“小米加步枪”到高科技强军的跨越,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证明,更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能力的体现。历史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弱国亦无和平。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在国际格局中拥有话语权,才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力量。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与世界携手守护持久和平。当受阅方队与现代化装备亮相长安街,彰显的正是中国守护和平的坚定意志——以胜利之名缅怀先烈,更以实力与信念守护共同的安宁。

这份“守护”与“担当”,同样映照在青年学子的成长道路上。对身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的我们而言,践行方向尤为独特。我们当以史为鉴,将先烈“为国为民”的赤诚,化作传承中医药瑰宝的坚定信念。深耕《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钻研中药改良创新,用现代科技解码古籍智慧,让中医药焕发新生,这正是对我们“强大自身”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历史与和平最实在的回应。

青年媒体中心
钢铁洪流,气贯长虹。阅兵场上,将士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架架战机列阵掠过苍穹,装甲集群轰鸣着碾过大地,每一帧画面都镌刻着不朽的荣光。十四年浴血奋战,八十年筚路蓝缕,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无数仁人志士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开拓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更为自己生在一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而感到无比庆幸。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作为山中医学子,我们要刻苦钻研医术,勇于创新实践,提升自身素质,锤炼品德修为,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福祉贡献青春力量,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奋斗,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在中医药领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大学生艺术团
2025年9月3日,大学生艺术团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内心感慨万千。
当雄壮的国歌响起,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长安街,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那威武的方阵、铿锵的步伐,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和昂扬斗志。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第一次对外展示,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 。
九三阅兵是一场无声的惊雷,一次跨越山河的凝望。老一辈用沧桑的敬礼将历史托付,新时代用铿锵的步伐接过使命。这震撼人心的仪式,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艺术的真谛在于传递灵魂的重量。我们将以青春的舞台为画卷,用歌声描绘不屈的脊梁,用舞步书写民族的记忆,让抗战精神在每一个跳动的音符中永生不息,在新一代的血脉里永远奔流。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2025年9月3日上午,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成员集体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屏幕前,我们肃立致敬;心中,爱国情怀澎湃激荡。当礼炮鸣响,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出场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起立唱响国歌,那一刻,眼眶湿润了。阅兵仪式在组织内部引发强烈反应和广泛热议,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不仅见证了国家的强大,更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青志联主席赵睿说:“我们今天虽然不能亲临天安门广场,但我们的心与全国各地的观看者同频共振。阅兵方队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口号,让我们深感震撼;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亮相,则让我们为祖国的强大热泪盈眶。我们对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我深刻体会到:正如阅兵方阵的整齐划一,志愿者们的每一次社区服务、每一次防疫值守,都是在用行动守护这盛世荣光!”
志愿者管理部寇琪说:“观看阅兵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了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伙伴。来自北京33所高校的4265名青年志愿者,分布在117个服务保障岗位。他们在天安门广场近500个点位开展路线引导、现场服务、观众互动、应急处置等志愿服务。其中许多志愿者甚至无法亲眼看到阅兵盛况,只能“听”阅兵。当我听到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志愿者说:分配岗位时,看到身边有同学在观礼台上服务,心里确实有点羡慕。但经过培训和演练,我意识到所有志愿者的岗位职责紧密相连,每一环都不可或缺。心中涌起一种同为志愿者的责任感和骄傲。”
青志联副主席邓祺说:“当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结束时,空中梯队在蓝天划出一道道绚丽彩烟,我们青年志愿者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听着声音,会想象现场是什么画面。心情无比激动!通过观看阅兵,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我们肩负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屏幕前的我们,虽然身处祖国各地,却同样感受到了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那份激动与自豪,已转化为我们青年志愿者前行的动力!”
宣传部刘林灏说:“看到装备方阵驶过,我想到的是抗战精神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的责任就是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在支教助学、西部建设中贡献新时代的青春力量!阅兵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家实力的盛典,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大学生“星耀岐黄”宣讲团
观看结束后,组织成员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和情感的洗礼,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和力量的凝聚。大家一致认为,要将在阅兵中感受到的磅礴力量转化为刻苦学习、积极实践的内在动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学生组织将继续以此类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丰富教育形式,引导广大同学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