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学生会医心为童队
在卫生健康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调查分析——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
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主要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以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本期的调研日记风采展来自我校校学生会医心为童队,下面让小联带领大家一起跟随他们走进泰安市看一下吧!
调研日记一
共同走进初步了解
对于儿童保健而言,中医药保健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绿色健康,具有较高的实操性和安全性且易于实施。0~36个月是儿童早期健康发育的关键阶段,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注的重点也集中在该阶段,其管理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儿童早期的健康发育及机体免疫力等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上述情况,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学生会医心为童队围绕“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能力(以泰安市为例)”这一课题,在泰安市展开了为期8天的“回乡看齐鲁”寒假社会调研活动。
1月9日上午,医心为童队全体队员抵达了调研第一站——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泰安市儿童医院),并对该医院进行相关调研。

(图为全体队员出发前合影)
通过与医生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儿童家长的健康知识普及率有较大提高,但是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仍旧较低。当前各级医院的儿童中医药服务种类、门诊数目以及设备数量在不断增多,覆盖率也在逐步提升,儿童保健知识普及前景较好。医生表示,中医药保健管理服务可以有效预防儿童常见病,对3岁以下儿童的机体经络的调节作用尤为突出,能显著提高儿童免疫力,有效预防儿童常见病,保障儿童的健康发育成长。

(图为儿童中医药保健门诊医生为队员进行知识的讲解)
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中医药保健发展现状,1月10日上午,队员进入泰安市儿童医院进行了深入调研。队员们分别对医护人员和家长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并向医护人员询问了当前儿童保健发展遇到的困难等相关问题。
在与医院内家长进行交流调查时,队员们发现多数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领域的认知还是比较欠缺的,这在主观上给儿童的健康发育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儿童保健科我们了解到中医药保健是绿色保健法,操作安全易行、实用性高,能真正给予儿童积极的保健干预。中医药健康管理将多种儿童保健方法,如中医穴位按揉、摩腹疗法及捏脊疗法等用于儿童健康保健中,能有效调节阴阳、行气活血,还有消食积、健脾胃与通经络之功效。摩腹疗法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强儿童食欲,提升消化能力,改善营养不良等。这两种特色疗法对于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和体质具有非常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用一位刚做完捏脊疗法小朋友的家长的话来讲:“不做不知道,一做都说好,这就是中医的魅力。”

(图为队员们参观儿童保健科室)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医护人员中仍有20%对于儿童中医药保健了解并不充分;约46%认为所在医院儿童中医药保健发展情况并不完备;此外,还有80%的医护人员认为目前儿童保健以西方为主,中西医结合度不够是限制当前儿童保健发展的原因之一。部分家长表示,儿童来院体检时接受的常规保健服务不够全面,只给予家长普通的健康指导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效用不大。
“路虽远行则将至”,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儿童的健康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队员们通过对儿童医院医生的访谈,了解到医院将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的要求,把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指导和中医饮食起居指导真正应用到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把中医保健方法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绿色保健法”为更多儿童带来健康。
通过在泰安市儿童医院进行的相关调研活动,队员们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获得了更多关于儿童中医药保健方面的相关知识,更好地了解到了当前山东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不够完善的现况,同时也认识到国家利好政策下普通民众对中医药信任度的提升,队员之间的配合也更加的默契。作为学习中医药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必定会坚守本心,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调研日记二
深入文化探究原因
近年来,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中医药学的发展以及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儿童中医药保健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儿童中医药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家长愿意投入精力和财力,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家长对儿童中医药保健工作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不仅希望接受体格检查、发育测评等保健服务,还希望通过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获得疾病预防、饮食与营养、早期教育、心理行为、意外伤害预防等健康知识教育。
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中医药保健,1月11日上午,医心为童队全体队员抵达了调研第二站——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并对该医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相关调研。
我们在泰安市中医医院儿保门诊与相关的医生分别从“什么是儿童中医药保健”、“儿童中医药保健包含的项目”、“影响儿童中医药保健发展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

(图为队员们与儿保门诊医生进行交谈)
医生的解答让队员们对此次课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儿童中医药保健是通过对儿童的生长情况、营养状况、疾病情况、神经心理发育情况进行定期、动态、中医药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营养偏离、疾病状况、发育落后和心理偏离等潜在问题,及早进行干预和保健指导,保障儿童早期全面健康成长。

(图为儿童保健科护士们填写调查问卷)
通过在中医医院两天的调研活动、与医生的交流以及调查问卷的填写,队员们发现泰安市中医医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儿童中医药保健体系,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较多的服务种类,在外门诊数覆盖率都达到一定标准。现如今人们对于儿童保健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是通过对民众的问卷调查,队员们发现民众对于儿童中医保健的认识仍存在城乡差异,儿童中医药保健理念还有待提高,所以加强宣传仍是今后发展的必要之所在。

(图为儿童保健科医生与队员交流)
在泰安市中医医院两天的调研活动,队员们和医院的医务人员、与医院患者交流,分工明确、认真调研,加深了队员对于儿童中医药保健的认识,也确切地了解到我们国家目前儿童中医保健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通过调研活动我们也明白了实践出真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作为一名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接下来的调研活动中我们要始终秉承着“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中医药的优秀文化!
调研日记三
寻访社区研究差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转变卫生与健康发展方式,加强老年人、妇幼、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工作。”为我国构建更加完备的医疗服务系统、发展更深层次的儿童中医药保健工作,保障婴幼儿就医质量指明了方向。
为进一步调查分析在卫生健康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能力影响因素,队员们从社区开始,深入基层,倾听百姓们的心声。1月13日至15日,医心为童队全体队员来到了泰安市泰前街道,对该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探访。

(图为泰前街道社区管理人员填写问卷)
泰山区泰前街道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引导当地更加关注儿童健康,建立起一所配套设施较为完备、服务人员较为专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团队队员们来到泰前街道社区及附近几个社区,与管理人员沟通并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问交流。随后,队员们走访民众,发放了纸质版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了当地民众对于儿中医药保健服务能力以及妇幼健康的认知情况,以收集民众的看法与意见。
由数据分析可知,该地区仍约有18%的群众不了解儿童中医药保健的知识及措施;有46%的群众认为卫生服务中心对儿童中医保健宣传不到位;针对部分去过儿保门诊的群众进行调研时发现,约有64%的群众认为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数目和医疗设备需要提高。

(图为泰前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人员带领队友参观)

(图为儿保门诊医生填写医疗人员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数据,本队队员们认识到该地区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能力的发展并不充分,社区有较多需要改进提高的方面。民众对儿童中医保健观念认识不足,服务能力城乡差异较大。见微知著,经过在基层社区的调研,队员们认识到儿童中医药保健工作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乡经济水平、文化认知水平以及儿童中医药保健的宣传程度不足,导致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现如今,应将中医药保健理念和卫生健康发展相结合,加大对儿童中医药保健的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儿童早期的身心健康和潜能开发;提高服务种类数目,充分发挥中医药保健在儿童时期的作用;拓宽儿童中医药保健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推进儿童中医药保健应用于社区居民服务,从而全面推动儿童中医药保健能力以及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

(图为儿保门诊服务流程制度等)
通过三天在泰前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及周边社区的实地调研,队员们与诸多群众交流谈心,从基层了解实况,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加深了对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的认识。充分了解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群众中去,将我们所学与基层群众所求联系起来,知行合一,才能逐渐成为一名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医学生。
厚德怀仁,博学笃行,我队定牢记我校校训,在接下来的调研活动中秉持山中医人的优良品行,不断向前,在实践中检验课题。
随着此次调研活动接近尾声,本期的调研日记风采展也要落下帷幕了。通过我校医心为童队开展的调研活动,希望大家能对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的现状有所了解。想要获得更多资讯,请关注山东中医药大学社团联合会微信公众号。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