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使命在肩!8月2日至8月23日,半夏志愿行团队分赴多地开展红色精神传承与惠民服务活动,以青春之力践行责任担当,用专业服务传递温暖关怀,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答卷。
红魂铸心魂,薪火照前路
团队首站走进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与焦裕禄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泛黄战地日记、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焦裕禄同志用“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感人事迹,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红色精神“忠诚、奋斗、为民”的内核。
随后,队员们化身“红色宣讲员”,分群体开展宣讲:对小学生,重点讲述焦裕禄故事,让孩子们在聆听中感悟精神力量,激励他们明确目标、好好学习;对初高中军训学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的称赞,讲解焦裕禄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联系实际体悟红色精神,在成长中传承红色基因。



医心连民心,服务暖基层
一支小分队走进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为职工子女开设“中医药+红色精神”特色课堂。课堂以“神农尝百草”“华佗创麻沸散”等故事引入,激发孩子们对中医药的兴趣,并讲解中医药在防疫中的重要作用。队员们还现场教学缓解头痛、晕车的穴位按摩方法,带领孩子们练习八段锦,强身健体。
课程还特别讲述了“红军用草药救伤员”的红色故事,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与革命年代的奋斗精神紧密相连。在随后的实践环节中,队员们引导孩子们亲手制作中药书签、朗诵饱含革命情怀的红色诗句。这一系列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体悟了红色精神的力量,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二者在传承智慧、服务人民方面的共同价值,完成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启蒙教育。



义诊进街巷,仁心护安康
另一支小分队联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与傅家镇卫生院,在社区广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服务超200名居民;在小学开展八段锦教学活动,助力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现场,医学专业的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把脉问诊时,他们通过“寸关尺”三部脉象的浮沉迟数,判断居民体质虚实,针对气虚乏力者建议“黄芪泡水代茶”,针对痰湿重者则推荐“陈皮茯苓粥”;耳穴压豆环节,他们选用王不留行籽,精准贴压眼区(缓解视力疲劳)、肝区(疏肝明目)、颈肩区(通络止痛)等区域的穴位,并叮嘱居民“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以酸胀感为宜”;八段锦教学中,他们逐一分解“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等动作,详细讲解其“拉伸经络、调节气血”的原理,同时指导孩子们“动作要缓慢柔和,配合腹式呼吸,晨起练习效果更佳”。
针对义诊中集中出现的颈肩腰腿痛问题,队员们采用“滚法”“揉法”“点按法”等推拿手法:在肩井穴施以轻柔滚法放松肌肉,于腰阳关穴加重力度点按以温通经络,对足三里穴持续揉按调和脾胃。同时,他们将居民健康数据分类整理,标注“需重点关注的高血压合并颈痛人群”“适合耳穴长期调理的视力下降群体”,反馈给基层医疗机构,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专业参考。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半夏志愿行团队既让红色精神在体悟与宣讲中赓续传承,又让专业服务在社区与诊室间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了红色传承与惠民实践的双向融合。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服务传递温度,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情怀与担当。这份火热的初心与坚实的行动,必将持续焕发光彩,让志愿精神生生不息,为社会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