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乡”约盛夏丨“探全蝎奥秘,传中医薪火”——蒙蝎十足振兴团“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青春山中医公众号 | 发布日期:2025-08-26 】

炽夏难挡青春志,岐黄伴行下乡途!8月1日-8月3日,我校蒙蝎十足振兴团赴临沂市蒙阴县,8月20日又赴东营市东营区,开展以“发掘全蝎奥秘,滋养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产业调研、校地联动、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等多维行动,将专业所学与基层需求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坚定服务群众的信念。

探秘全蝎,感受传统创新

8月1日上午,实践团首站走进山东蒙山酿酒有限公司全蝎研究所,系统调研全蝎药用价值及深加工工艺体系。研究所专业人员介绍了全蝎在《开宝本草》中的古籍记载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强调其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的功效,以及蝎毒素等成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价值。在生产车间,实践团成员们重点观摩了“老五甑”工艺与双轮池发酵技术,亲身体验酒醅搅拌、窖池管理等环节,直观感受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酿酒技术的创新融合。

寻访校友,传承中医精神

8月1日下午,实践团走进蒙阴县中医医院,与我校1984届优秀毕业生、资深中医师孙玉娟交流,采访其校园学习生活,职业发展及对新时代中医学子的成长建议等。谈及校园时光,她深情回顾:“每日清晨诵读《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以涵养理论功底,夜晚于自习室钻研经典以精进思维,更常于实验室练习针灸手法,同学间互作‘受试者’锤炼技能。”这段沉浸式学习经历,不仅夯实了其理论基础,更培养了对中医典籍的深刻理解与临床技能的扎实掌握,为日后从医之路奠定了坚实根基。

谈及青年中医培养,她提出“三位一体”路径:深研古籍以汲古人智慧,跟师临证以积累经验,恪守“大医精诚”精神以患者利益为先。孙医师的分享不仅展现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实践之道,更让团队深刻感悟到“医者仁心”的时代内涵,为中医药文化代际传承与青年医师成长提供了宝贵启示。

校院交流,共探就业新篇

8月2日上午,实践团赴蒙阴县人民医院开展校企合作座谈会,全面推介学校学科建设成果、毕业生培养情况及就业资源优势,推动校院双向联动,与医院建立就业信息互通机制,为毕业生打通基层就业渠道。此次活动在促进校院合作、推动学生就业和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成果。

追溯红色,砥砺青春初心

8月2日,实践团成员们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馆内泛黄图片与雕塑群重现革命岁月。在此,护理学子了解到李蓝丁72小时不眠不休开展战地救护的事迹,这更坚定了他们“救死扶伤”的信仰。此后,他们将传承先辈革命精神,把崇敬化为服务动力,在基层医疗与护理岗位践行使命,让红色精神在守护人民健康中绽放时代光芒。

校地联动,志愿服务暖心

为践行“学以致用”理念,实践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两项惠民行动:一是实践团于8月3日上午在蒙阴县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开展“按摩服务进社区”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为居民提供中医推拿、穴位按摩等志愿服务;二是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分发我校研发的茶饮颈贴等。此次活动不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惠民实效,更搭建起高校与社区之间的暖心桥梁。

回访母校,宣讲助力成长

8月20日下午,实践团赴东营市第一中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宣讲活动。通过我校历史介绍、经典事例分析、学习经验分享等形式,向师弟师妹们介绍中医药专业前景与基层就业故事,鼓励高中生关注传统医学,激发对中医药的兴趣,助力同学们在成长道路上明确目标、稳步前行。

本次“三下乡”活动以产业调研为基础、志愿服务为纽带、红色教育为升华,既让实践团成员们触摸到中医药创新的脉搏,也通过社区服务与母校宣讲活动践行了社会责任。本实践团将持续总结经验,以“沂蒙精神”为指引,鼓励更多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基层需求,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