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从不是一时兴起的选择
千百次步履不停
他们以热情化星火
以专业筑桥梁
在志愿服务的征程中点亮希望灯塔
即日起特此推出
最美志愿者风采展示(共九期)
带您走近他们的故事
见证温暖传递的力量
刘骁毅

刘骁毅 | 中医学院刘骁毅,女,中共党员,中医学院2022级中医学(五)(全科医学)01班学生,任职班长。
志愿服务经历
刘骁毅曾获2025“回乡看齐鲁”校级优秀学生,累计志愿时长300小时。
01.2023年1月,组织团队在烟台莱阳开展“回乡看齐鲁”志愿服务活动。
02.2023年9月,担任学院迎新志愿者。
03.2024年4月,前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清大学城医院担任导诊志愿者。
04.2024年5月,参与学院文化宣讲活动。
05.2024年8月,在淄博张店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06.2024年10月,参与“时光逆旅 中医养生”学院志愿活动。
07.2024年11月,参与第四期“杏韵仁术山东行”志愿服务活动。
08.2025年1月,组织团队在烟台市莱阳市开展“回乡看齐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院同学在烟台参加“中医药乡村百千万行动”“服务大学生基层就业”等多个“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专项活动。
09.2025年3月,参加“书香传情,爱心涌动”学院爱心捐赠雷锋日活动。
10.2025年4月,前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清大学城医院担任导诊志愿者。
11.2025年5月,参与自行车摆放和校园清洁志愿活动。
与志愿,共青春
经历一
2023年大一下学期,刘骁毅参与了学院“我为同学办实事”志愿活动,为广大师生在寒冷的冬季提供养生热茶。天气虽冷,但心与心之间是暖意横生,在这次志愿服务中,她心中涌现了深深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群众的念头。
随后,在2024年,她荣幸加入了中医学院杏源义诊团,用所学所悟身体力行的为群众服务,无论是在导诊行动、脉诊压耳豆传统中医疗法体验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希望能够通过实际行动,传播中医文化,守正创新,让中医疗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风采。

经历二
在求学的路上,她仍心系家乡。在调查得知烟台老龄化达山东第二位时,她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医养结合养老社区研究,带领团队深入基层,用中医技术点亮健康之光: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开展中医把脉、推拿、压耳豆等义诊服务,累计惠及2400余人次。
举办“中医冬季养生知识讲座”,推广外治技术,让传统医学走进千家万户; 立项“沿着黄河寻本草”“服务大学生基层就业”等校级专项,以社会实践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

经历三
志愿服务最动人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共鸣。 记得春节前夕,一位老人匆匆送来亲手书写的“福”字,他说:“你们让我感受到老有所依。”这张福字,她一直珍藏,它承载着习总书记所言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愿景。这份感动,让她坚信:微光虽弱,聚之成炬!
努力也结出硕果。三年内,她带领团队成功结项社会实践校级专项8项,获得模拟政协提案市三等奖;开题医养结合社区相关大学生课题一项,延伸出2个关于老年人定时服药提醒的外观设计专利。累计发表各级媒体报道22篇,收到社区应用证明及感谢信15封,用行动汇聚成志愿服务的底气。

做志愿沃土里的一粒尘埃
志愿服务的意义,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扎根的力量”。在沉淀中成长,在行动中传递温暖。学校提供的广阔平台,志同道合好友的并肩同行,都在我的志愿道路上给予我永远向上的力量和坚定前行的勇气。新时代岐黄学子,更应把“传承好中医文化,讲好中医故事”的使命主动扛在肩头。我将继续结合所学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新方向,探索老龄化社会新出路,用专业所长守护生命健康,将所思所想凝聚成切实的社会调研报告。继续做一粒“志愿沃土中的尘埃”,与千万同行者一起,凝聚成托起希望的土壤。
知使命而担当
怀热忱而躬行
青春恰如火
志愿正飞扬
望广大学子追随这些闪光的身影
传递仁爱薪火
绽放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