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栖梦归处,不负韶华年
解晓静,女,2001年出生,山东青岛人,中共预备党员,管理学院2019级法学专业学生,曾任管理学院学生会外联部兼运营部部长、大学生法律服务协会会长,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团委兼职副书记。在校期间曾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三下乡优秀学生”等称号,在各类文体科创活动中共获得省级奖项3次,校级奖项12次,院级奖项7次,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目前已推免至西北政法大学。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学法的人是民族的希望。”这句话是解晓静在大学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老师在法学导论中和课堂上反复讲到的一句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她法学的学习之路。其实早在开学前她就在新生群中听说过这句名言,但当时并不能够真正理解这句话的重量,直到经过三年的法学学习,她才理解法学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学法的人肩负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肩负着整个民族实现繁荣、实现复兴的使命,这背后是殷切的期望,是满分的信任。
相比初入大学时对法学的简单想象,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真实法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专业课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更加加深了她对法学的热爱,立志要在将来成为一名精诚笃行、有温度的法律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本科阶段要做的就是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系统的法律观,为将来的研究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生如芥子,心藏须弥。学习的路上难免有困难,但既然已经立志,就不会再怕困难。上课总是走神,注意力容易分散,就每次专业课都坐在前三排,跟着老师的思路,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更容易专注。课余时间被大量活动和工作占用,就做图书馆和自习室的常客,在学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哪怕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也值得去一趟图书馆或自习室,而不是在宿舍“摆烂”,利用碎片化时间到图书馆和自习室翻阅书籍、温习功课。考试周复习考试犯困,知识记忆速度慢,就带上书到走廊边走边背,霸榜每天的微信运动。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解晓静深知自己其实算不上聪明,但一教门口的路灯、三教一楼的走廊和图书馆三楼的自习区看到过她的态度和坚持。勤能补拙,既然立志要在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法律人,就只管努力,未来总会到来。
少年无畏,朝气蓬勃
初入大学时,解晓静便已经就已经设想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一定会是丰富多彩,朝气蓬勃,充实又有趣,于是在大一期间她就积极报名参加了学生会、社团和各种文体活动。所以大学生活也跟她设想的一般,很充实,在课余时间,她很少回到宿舍休息,也结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只是生活并非一切都是一帆风顺,在大一上学期,解晓静报名了当时自己并不擅长的辩论赛,并在初赛的时候被淘汰,这是大学来第一次打击,她开始怀疑自己,在当天晚上偷偷掉眼泪,朋友及时发现了她的不对劲,耐心地安慰鼓励,朋友的关心让她重拾自信。在第二年她重新站上了那个让她紧张的初赛的舞台,并一路走到了决赛,后来也参加了山东省模拟法庭比赛,回想这一路来的经历,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勇敢探索,失败了仍然有再来一次的勇气,仍有不断尝试的信心,也许这就是少年的无畏。大学三年,她带着那种无畏尝试了很多第一次,不管是体育类、科创类、文化类的活动或比赛,还是各类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她感谢自己每一次的勇敢,不管成绩如何,以平常心享受每一次体验。
“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星霜荏苒,解晓静也已经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她会继续带着少年的无畏,带着对生活不可抑制的浪漫继续去过充实又有趣的生活,少年气绝不只是存在于少年身上,少年气会伴随一生。
热爱当下,安之若素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吃东西的时候,我就一心一意地吃。走路的时候,我就只管走路。如果我必须打仗,那么这一天和其它任何一天一样,都是我死去的好日子。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里,也不生活在将来中,我所有的仅仅是现在。”
在本学年新生开学时,解晓静想到自己当年懵懵懂懂地来到大学,还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问问即将毕业的师哥师姐大学期间有没有什么遗憾,也许避开这些遗憾,自己的将来就不会留下遗憾。当时她还不知道什么是疫情,更没有做过核酸。如今到了大四,她依然能罗列出自己大学中的遗憾,不仅因为疫情,也因为别的。遗憾才是青春,是生活奇妙的地方。所以与其去纠结过去的一次选择,遗憾曾经的变故,不如做好当下的选择,过好现在的生活。
静默如初,安之若素。计划好久的旅行,准备好久的活动,期待好久的见面,都被迫取消。过去的疫情好像是大学期间绕不开的话题,但却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它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它教会我们,面对得与失,我们都该坦然。这个道理适用于各种场合,在学习工作中,努力也不一定有回报,安之若素,承受得住多大的挫折,才收获得了多大的成长。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都经历过种种考验,也体会过难忘的快乐,未来仍然可期。遗憾无可挽回,未来无法预测,但现在却还在我们的脚下,感激过去认真生活的自己,以平常心过好当下,未来定会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