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 > 正文

新时代聚青春力量,三下乡展学子风采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8-21 】

新时代聚青春力量,三下乡展学子风采

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活动主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围绕历史成就观察团、爱心医疗服务团、美丽中国实践团等8个立项方向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区广覆,志愿者们展现出高度热情与积极性,在各项立项中呈现精彩风范。


迎崭新时代,助精准扶贫

(药学院“荣药本草”队探寻半夏,张永清院长讲解野生半夏知识)

(管理学院“沂风·青遇”队在窦立雯老师、卢立飞老师带领下考察金银花种植基地)

(中医学院“医人沂路行”队学习九间棚村发展历程)

(药学院“玫利乡村-青春助农团”参观学习冻干技术在玫瑰产业的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我校多支志愿服务队围绕美丽中国实践团、科技支农帮扶团、历史成绩观察团等立项方向展开实践活动,牢记历史,砥砺前行,助力乡村振兴。

药学院“荣药本草”队在药学院院长张永清老师的带领下,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桃园村、章丘区曹范镇庙岭村等多地展开实践,通过对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野生资源的实地考察以及访问当地企业、农户等形式,深入了解中药材种植生产以及中药材产业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当地村民带去科学有效的中药材种植技术,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及中药材资源开发思路,助力提高当地中药材种植户及企业的科技水平。

管理学院“沂风·青遇”队在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窦立雯老师、辅导员卢立飞老师带领下开展实践活动,走访沂蒙人家、参观八路军115师革命高干会议旧址、祭扫苏家崮抗日烈士陵园,学习沂蒙山革命文化,感悟沂蒙精神。队员们感悟颇深,“红色精神却永不褪色,新时代青年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发扬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不惧困难、敢于吃苦,宁做暴雨中的海燕,不做温室里的花朵。”

中医学院“医人沂路行”队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间棚村,从九间棚村脱贫致富的历史中学习“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通过参观调研中国最大的金银花全产业链企业——九间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学习“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不用激素、不用地膜、不用转基因”,只为培育出原生态农产品,对国民食品健康负责的“六不用”原则。

药学院“玫利乡村-青春助农团”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探究平阴特色小镇——玫瑰镇乡村振兴之道,参观山东华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研发中心与种植基地,了解冻干技术在玫瑰产业的应用,走访“乡村振兴第一村”——北石硖村,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历史与产业改革计划,从政府-企业-村官-农户不同角度,深入了解玫瑰镇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现状。


聚向善力量,携关爱前行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会“全新全医”队参观山东省暨济南市禁毒预防教育展览馆)

(庞国伟老师指导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志行合一”队课程内容的制定)

(中医学院“烛光志愿服务队”开展常用急救知识讲堂)

(定陶区团市委学少部副部长牛爱菊为“七彩织梦团”杨店社区小队“小荷学堂”授牌)

尊老爱幼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我校多支志愿服务队立项教育关爱服务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会“全新全医”队在殷洁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历下区按察司街道办事处禁毒社区服务办公室开展青少年禁毒防艾暑期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在历下区禁毒办刘燕春调研员及相关负责同志的安排下开展座谈、访谈、收集资料、参观、听讲解等活动,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都有了深入了解。队员们参观山东省暨济南市禁毒预防教育展览馆,通过学习调研提高对禁毒工作的认识、增加禁毒知识的储备、增强向毒品说“不”的决心意志,为下一步开展好面向基层群众普及禁毒知识,搞好基层群众禁毒宣传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志行合一”队在庞国伟老师带领下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唐李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在庞国伟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制定课程内容,包含文化教育课堂、思想品德课堂、法律知识小课堂、中医知识小课堂等,并为孩子们讲解了红领巾的来历、意义及佩戴方法,教孩子们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育他们时刻以自己行为捍卫红领巾的荣誉,增强爱国精神。

中医学院“烛光志愿服务队”来到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狮子楼完全小学所组织的夏令营。夏令营共计85名营员,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些孩子的心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敌视他人等方面的问题,本次烛光夏令营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爱心人士的力量,前期准备共耗时20余天,每一堂课都经过多次的必要性分析以及对内容的斟酌,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队员们始终秉承着烛光志愿服务队“服务由我给,温暖你我他”的宗旨,努力实践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理念,力求尽最大努力给予孩子们温暖。

药学院“七彩织梦团”在吴鹏老师带领下来到菏泽市定陶区参加菏泽市团委举办的“小荷学堂”,开展为期一月的支教活动。今年是“七彩织梦团”第二年进行“小荷学堂”支教活动,团市委学少部副部长牛爱菊、教育局团委书记马国营、总辅导员杨玉环前来视察,并借助“小荷学堂”项目打造“暑期红领巾驿站”特色活动,对杨店与万庄进行了授牌,同时,为拓展校外和社区少先队工作,补齐暑期少先队活动贫乏的短板,加深孩子们对少先队方面诸多知识的了解,在团市委学少部支持下,七彩织梦团特地开展了以“我是小小追梦人”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为提高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队员们在随队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中药展”小课堂。


倡躬行实践,展专业才干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重点队”与指导专家、老师合影)

(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医带医路”队为青海儿童进行眼健康检查)

(中医学院“‘古槐’中医行”队专家坐诊)

(中医学院“扁鹊过沂水队”与村民在热敏灸小镇集体合影)

(中医学院“医路笃行”队队员为当地村民压耳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十九大精神,发挥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知行合一,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业本领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实际行动。我校多支志愿服务队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围绕爱心医疗服务团立项方向,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重点队”在学院院长、督灸中心杨继国教授、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李明老师、普外科副主任张云杰教授、脑病科刘源香教授、肝病专家殷晓轩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微山湖畔叙福堂疗养院进行义诊,并进行健康科普宣讲。杨继国教授组织医学养生讲座,向当地群众普及医学知识,建立群众“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

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医带医路”队在学院团总支书记郭滨老师和党总支副科级组织员鞠楠楠老师的带领下,携带专业眼科检查设备和眼健康宣教材料来到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和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同步开展医疗服务实践活动。队员们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进行视觉健康档案建立和眼健康筛查,开展爱眼知识讲座,普及科学爱眼、用眼知识;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开展义诊活动,针对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两个特殊群体分别开展视力保健查体以及健康宣讲,并进行青少年用眼情况调查,并邀请山东中医药大学驻宁津县大曹镇省派第一书记临时党小组陈居伟书记、张永斌书记、杨硕书记、孙世光书记为团队成员上党课。

中医学院“‘古槐’中医行”队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杨振国主任,潍坊中医院神经内、心内、呼吸内、及骨科多位专家以及山东中医药大学谢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潍坊市安丘市新安街道丘家庄社区,开展爱心医疗活动。队员们制作了中医知识的宣传单页,向村民们普及夏季养生知识、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老师们为村民诊治,队员们在旁学习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技能以及中西药的临床应用方法。

中医学院“扁鹊过沂水队”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对峡山区太保庄热敏灸小镇,热敏灸小镇栾贵城书记是热敏灸技术的受益者与推广者,栾书记将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团队的热敏灸技术引进了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带给了太保庄80个村的6.2万人,继而根据太保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了太保庄热敏灸,即“太保灸”。队员们在与栾书记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栾书记对中医药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对“建设热敏灸小镇、发起全民艾灸,让全街道6万口人少生病、不生病,打造健康太保”有着坚定的初心。

中医学院“医路笃行”队来到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开展实践活动,为当地村民进行针灸、推拿、压耳豆、艾灸、拔罐等中医特色医疗服务,针对不同老人的不同情况,队员们认真叮嘱他们各种日常注意事项,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指导,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后防复”,并为村民普及中医养生知识,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宣讲活动,对老年人进行健康饮食及常见按摩保健穴位的宣讲,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神奇的中药”宣讲,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大学生:“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我校志愿者们在“三下乡”实践中切身感受新时代新变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来坚定信念、磨砺自我、增长本领。望我校学子在实践中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激扬青春、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