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 亚圣儒医行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六、七月之交,正是盛夏绽放之时。伴着蝉鸣阵阵,小队来到了孟子故里—邹城,探寻儒医文化的奥秘。
儒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其概念源自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说,最初诞生于儒家圣典《周易》,而后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儒家文化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深深镌刻进中华儿女的基因中,并随之深深浸染入中医文化,在与原有文化的混合、交融、碰撞中,绽开名为“儒医”的朵朵金花。
此次行程团队先后到达孟庙孟府、邹城市中医院、金山新苑社区、邹城市第一中学等地开展活动,希冀以中医学子的赤诚之心助力中医文化的传播,勇担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活动开展后,已受到多次媒体报道。
继往圣,开来学:孟府孟庙巡游记
为探寻儒家文化精神内核,团队第一站选在了孟府孟庙开展活动。
孟府孟庙坐落于邹城市南关,占地约2个街区。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一般,孟庙也前后搬迁了三次,直到北宋年间才最终定址邹城南部,与孟府一墙之隔。
孟府孟庙布局四方规矩,院中古树蜿蜒,碑亭林立,朱墙碧瓦,殿顶高悬,时有老鹮发出悠长的“呱——”声,声波在四方院墙内逛荡着,久久不散。
孟府孟庙中著名景致有洞槐望月、泰山气象门、孟府养生堂等。其中,有“礼门义路”匾额高悬于孟府第二进院门口,蓝底烫金的四个大字书写着浩然正气。“礼门义路”语出《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孟子言,义好比是大路,礼好比是大门。君子要走礼之门,行义之路。当今社会常言“门路”,何为门路?有礼有义才是门路,做人做事要坚守原则。就如孙思邈《大医精诚》所云:“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此讲述了身为医者的原则——一视同仁,在医者眼中,来看病的只有患者,不分等级区别对待,医者应把患者的危急当做自己的危急,真心实意地为患者考虑,竭尽全力为患者治疗,如此,才算走了君子之路,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图为“礼门义路”牌匾)
论经典,悟中医:名医访谈录
小队活动的第二站选择在了邹城市中医院,通过采访名中医,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小队有幸采访到了中医院国医堂的黄主任。在儒家文化与中医的联系方面,黄主任认为,儒家文化所涉及的“仁义”“中庸”“允执其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儒家核心思想, 被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医学所植根, 汲取了其中的思想精华。在儒家“天人合一”与中医“整体观”上,《周易》将“天人合一”的思想概括为“三才论”, 即天、地、人三才。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周易》之“三才”思想, 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平衡观,形成了自然生态平衡整体观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的“整体观”, 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指导医家临证诊疗疾病从整体出发, 结合患者所居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人际环境来认识、分析人体维持健康的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图为团队成员与医师交谈)
从与黄主任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中医学与儒学关系密切:一是以仁爱之心,行精诚之医;二是解“中庸”之道,行执中有权之术。两者所论述的都是人,都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故历来知医者必儒, 儒与医具行。
星星之火,代代相传:学校社区宣传实录
为进一步宣传中医文化与儒家文化,小队先后来到了邹城市第一中学和金山新苑社区开展宣讲、宣传活动。
(图为团队在学校宣讲)
在邹城市第一中学,小队成员为学生们举行了主题为“中医其实很有趣”的中医知识讲座,向学生们普及了中医气血、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讲述了儒医的发展历史,手把手教授了晕车、便秘等常见问题的按摩治疗手法,解答了学生们对于中医专业的疑惑,同学们的反响热烈。
(图为团队在社区宣讲)
在金山新苑社区,小队开展了中医文化与儒家文化知识问答活动,以游戏答题的模式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在答题活动中,队员们向群众讲解了中医“四诊”、阴阳五行、儒家经典、君子六艺等传统文化基础理论,同时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中药的功效,如当归活血养血、甘草缓急止痛等。
中医知识或许听起来有些枯燥乏味,儒家“仁”“义”可能听起来有些宽泛而不具体,但当这些知识以一种实用又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时,民众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便如星星之火般开始点燃,又或者说,小队的活动只是一根引线,中华文化的火种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种下,只等一日引燃便可一飞冲天,绽开绚丽的烟火。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循着往圣的足迹,古老的文化伴着天边的澄明月光穿越千百年光阴漫步走来,走至如今,正如大浪淘沙,留下的是最璀璨的瑰宝,使众生受益千百年,儒家文化是,中医文化亦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身为中医学子,亦身为孔孟学子,吾辈所应做的是把这份无数先辈一步一步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继续传递,努力发扬光大,从经典中汲取经验,以儒医的标准约束自己的内心,为成为一名医德高尚、技能优秀的中医而努力奋斗!或许到那时,史书上的教诲不再只是一场镜花水月的梦想,我们便能与丹青中的境界遥遥相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