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 > 正文

青春之光|活化医药非遗,带入万家健康

【来源:青春山中医公众号 | 发布日期:2022-08-10 】

中医学院 “小伢儿”医心队

12EF69

(图为团队成员于天鹏正骨推拿会所处合影)

在“十四五”的背景下,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新发展、新际遇,推动传统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6月24日至7月3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小伢儿”医心队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社区为当地居民提供爱心诊疗服务,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关怀。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全面了解济南市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助力传统医药诊法振兴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第一站:杏林文化进万家,义诊服务暖民心

6月24至26日,“小伢儿”医心队成员前往钢城区宋家庄村和鄂庄社区,为当地居民免费提供测血压、测血糖、压耳豆、按摩、艾灸、眼部查疾等中医诊疗服务,对于年迈、行动不便的老人则分批上门走访。

在鄂庄康馨社区卫生室接受推拿等中医诊疗手法的学习巩固后,团队成员分为两队去到钢城区宋家庄村,一队在村内发放健康手册,积极宣传常见疾病相关知识并向居民普及对应的中医疗法;一队在村支部处建立流动服务点,邀请附近居民前来参与义诊服务。义诊间隙,社区居民与队员亲切交谈,队员们发现社区里来检查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不少老人常年患有高血压。队员在提醒老人们坚持吃降压药的同时,积极向他们科普生活常用的降血压方法,例如饮食清淡、少吃盐、不吃腌制食品、冬季要注意头部保暖、平常可以按揉足三里保健降压等。

828CF

(图为团队成员于钢城区宋家庄村发放健康手册)

在鄂庄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针对社区存档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开展上门义诊服务活动。一天时间团队共上门服务8家居民,为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常规检查,并伴以耳豆压穴、手法按摩等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科普养生知识。


80B91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居民家中为张奶奶号脉)

此次义诊服务,队员们不仅致力于帮助居民关注身体状况,更希望能为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们送去温暖。一天的义诊结束,社区居民与队员们告别时带着洋溢的笑容,这便是对队员忙碌一天最好的回馈。


第二站:探泉城非遗文化,助中医传承发展

6月30日至7月1日,“小伢儿”医心队前往了济南梁氏骨科医院、天鹏正骨推拿会所、市中二七诊所、济南鼻烟研究所等开展对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学习实践活动,以发现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短板,探寻活态化保护对策,焕发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在济南梁氏骨科医院,团队成员受到来自第九代传承人张世宇老师的接待;梁医生在工作闲暇之余向队员们介绍当今传统医药非遗项目中,中医外治疗法的没落历史与新兴发展;在二七诊所的刘医生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刘氏中医妇科的发展历程及收集医案,在听完刘氏家族流传下来的看诊中的奇闻趣事、疑难杂症后,队员感到惊奇,又不得不佩服医者在行医道路上遭遇挫折时的勇气与毅力;在济南鼻烟研究所,省级非遗项目喜面鼻烟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昱老师向团队成员展示鼻烟地道原料及制作流程工艺,将玫瑰、薄荷、辛夷等原料在特定的节气时间内经过严格的发酵、熏制、陈化、出缸、存储等程序,历时两年方得成品。

在实地考察非遗项目的活动中,项目传承人均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介活动,使这些古老的技艺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焕发出璀璨光彩。


61707

(图为团队成员与梁氏膏药传承人张世宇老师交谈)


7C2F4

(图为喜面鼻烟成品及所用原料展示)



第三站:发放问卷调研,助力“双传”实践

7月2至7月3日,针对民众对传统医药文化认同感较低、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滞后以及以师承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难以接轨等现状,团队以社区居民和高校师生为问卷对象,采用线上发布网络问卷,线下前往济南市各传统医药非遗项目附近小区发放问卷的形式开展问卷调研,探究民众对传统医药非遗的感知情况,并针对高校学生查看其所在高校对有关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情况的认识和评价。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小伢儿”医心队队员不仅了解到济南市各级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具体进展及项目保护情况,更意识到将传统医药非遗推向大众化、普识化的必要性。未来,团队成员将致力于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为传统医疗诊法振兴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15DF8A

832C8

(图为团队发表的中青校园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