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钰浩,共青团员,山东中医药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8级学生,2022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团县委。2023年4月被共青团贵南县委评为“全县优秀共青团员”,2024年5月被共青团海南州委评为“全州优秀共青团员”,2024年10月,被评为“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去更远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2022年,山东小伙孙钰浩带着这样的信念,跨越2000多公里,从齐鲁大地奔赴青藏高原,成为青海省贵南县团委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两年间,孙钰浩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蜕变为基层工作的“多面手”,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书写青春。

坚定:选择“西部计划”
“当时考研失利,有些迷茫,但辅导员发来的西部计划招募链接让我看到了新方向。”谈及选择西部计划的初衷,孙钰浩坦言,这是一次“巧合”,却成了改变人生的契机。尽管家人因担心高原环境和安全极力反对,但孙钰浩态度坚决:“年轻人多吃苦是好的,多锻炼才能成长。”最终,孙钰浩选择加入“西部计划”全国项目,远赴青海,“我想去更远的地方,认识不一样的中国。”

初体验:在困境中学会担当
初到青海,迎接孙钰浩的是“四天没电、一周停水”的艰苦环境。“宿舍黑漆漆的,洗漱得去楼下提水,但既然来了,就得适应。”孙钰浩笑着回忆。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孙钰浩的生活问题逐步解决。
但更大的挑战来自于陌生的工作领域。孙钰浩被分配到团县委基层青年岗位,原以为是“和学生打交道”,却发现工作重心是协调青年事务。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孙钰浩从省级培训中积累知识,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思考,积极与领导沟通意见。从完全陌生到游刃有余,孙钰浩在摸索中不断成长。

突破:从战疫一线到模拟法庭
孙钰浩是一名优秀的青年学子,在校时曾担任学生会主席。参加“西部计划”后,孙钰浩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从容协调多方工作。服务初期赶上疫情爆发,作为青年志愿者的孙钰浩主动请缨进入中风险区,搭建帐篷、配送物资、协助消杀,连续七天坚守抗疫一线。当防护服里的汗水浸透全身时,孙钰浩突然读懂:所谓勇气,不过是责任具象化的形状。
但令孙钰浩印象最深的是组织县级中学生模拟法庭大赛。疫情后首次重启活动,无经验可循,孙钰浩联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协调场地、邀请评委,并发动法学同学设计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校园伤害、网络暴力等模拟案例。决赛当天,一名扮演“被告人”的学生因入戏太深当场落泪,“那一刻,我感受到法治教育的意义。”这场活动被当地媒体报道,成为孙钰浩志愿服务的高光时刻。

收获:“青海是第二故乡”
两年间,孙钰浩先后参与了省级少代会、团代会等大型会议,第一次身着正装担任活动主持人。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他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周末和志愿者同事一起做饭、徒步,假期甚至组团去了重庆。”孙钰浩笑着说。青海的壮美更令他着迷:沙漠越野赛上初见连绵沙丘的震撼,穿越乡镇时车窗外延展两小时的苍茫大地,还有汉、藏、回、土各族同胞的独特风情。

寄语青年:明确志向,吃苦耐劳
对于即将加入“西部计划”的新志愿者,孙钰浩寄语:“问心无愧,干好本职工作。这里或许没有繁华,但一定会有成长。西部不是终点,而是认识祖国、扎根时代的起点,更是一次让青春与时代‘双向奔赴’的成长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