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颖,女,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2013级学生,2017年参加“西部计划”,服务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投资促进中心单位,在参加“西部计划”期间获得“2018—2019年度重庆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当宋思颖在课堂上初识土家织锦的“西兰卡普”纹样时,四十里栏杆的图腾便在她心里生了根。这个痴迷于民族手工艺的姑娘,曾在博物馆里轻抚明清苗绣,却在标签上读到了“秀山”这个陌生地名。毕业季的“西部计划”招募令,恰如一枚穿越时空的绣花针,串起了她四年来收集的少数民族工艺文献——原来那些令她魂牵梦萦的指尖史诗,正在武陵山深处等待新的传唱人。
从“护理生”到“招生新兵”
在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地秀山,宋思颖开启了人生的多重“初体验”:从护理学跨入招商领域,她系统学习项目策划、政策解读,参与“百亿级中医药产业项目”筹备,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牵头编撰《秀山招商手册》,将土家族文化元素融入展陈设计,在“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洽会)”上展现秀山特色;“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与企业家沟通、如何平衡多方需求。这些经验是课本里学不到的。”她感慨道。

淬炼青春的“秀山印记”
初见巴掌大的蟑螂吓得尖叫,却被同事一句“这是我们山里的‘小强’”逗笑;挑战九宫格火锅辣出眼泪,却逐渐爱上这份“舌尖上的热情”;翻越险峻的“45道拐盘山公路”,目睹悬崖梯田与穿山隧道时,她读懂了“当代愚公”的坚韧:“每一代人都在为打通发展的路而努力。”

“山路”是通往“大道”的试金石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想了就去做,尽头就是春天。”这是宋思颖对师弟师妹们的嘱托。她以亲身经历诠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青年当以实践回应时代:
以挑战破界,拓新程无惧风;
植根热土间,丈量民生步履铿锵;
怀赤诚初心,爱与山河万里同往。
从齐鲁大地到巴渝深山,宋思颖用七年时光书写了“护理人”的别样青春。她的故事证明:当专业精神与志愿情怀相遇,即便在陌生的土地上,也能浇灌出绚丽的花朵。正如秀山的盘山公路——曲折,却终将通向广阔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