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行启程,共揽山河
当列车驶过八百里太行山,巍峨山脉如巨龙盘踞,云雾缭绕间似诉说着千年故事;穿越吕梁山,嶙峋岩石与蜿蜒溪流相依互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予以队员们强烈的视觉震撼。而当车轮碾过黄河铁桥,母亲河的壮阔波涛映入眼帘,滚烫的热血激荡在所有人胸中——“山河壮丽,使命在肩”不再是抽象的字句,而是真切的共鸣。
进入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如多彩的画卷般徐徐展开,红、黄、褐等色彩交织为一体,天地的苍茫与雄浑尽收眼底;酒泉的冰山雪景与鎏金花海形成鲜明反差,碰撞出独特的西北风情;行至玉门关外,只见星罗棋布的绿洲镶嵌于广袤无垠的荒漠,点点翠绿丰富了单调的视觉体验。哈密瓜田飘来沁人心脾的清甜,藤蔓间缀满了饱满的果实,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列车穿过天山时,皑皑雪峰与褐色戈壁两两相对,愈发显得天地辽远。祖国的大好山河在每一位支教队员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二、情谊相连,共凝合力
01千里车厢传技艺,鲁疆共续中医情
我校师生在赴疆支教的火车上,把车厢变成了移动“中医小诊室”。带队教师袁月松带领学生们,为同列车其他六所山东支教高校的师生现场演示耳穴压豆、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指尖的操作里藏着传承,互动的笑语中透着温度。这趟千里旅途,既是支教初心的奔赴,更是中医药文化从齐鲁大地向西域边疆的播撒,让传统医学的智慧在流动的车厢里,绽放出跨越地域的光芒。


02旅途遇急情伸援手,文创传心意暖情谊
列车行驶途中,山东女子学院支教团队一名队员不慎着凉引发高烧,我校徐呈超、吴晓琦两位教师施以援手,凭借扎实的针灸技术,精准针刺“曲池”、“合谷”等退热穴位,短短半小时就缓解了患者的不适。为表谢意,山东女子学院特意送上本校特色的文创产品。小小的礼物象征着牢固的纽带,让两校的情谊从“同行者”升华为“互助者”。这种“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默契,让高校间的协作不仅停留在口号,更落实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03乌站合影凝情谊,三校同心赴支教
列车抵达乌鲁木齐站时,山东中医药大学与济宁学院、山东女子学院的40名师生自发集结,在站台上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里,他们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奔赴边疆的决心。从车厢里的技术分享到突发状况下的互助,再到中转站的并肩留影,三所“兄弟院校”的关系在同行中不断升温,形成了“同心赴疆、协同支教”的深厚情谊。这种跨越校际的联结,不仅为支教工作增添了温暖的底色,更成为鲁疆专项“高校共同体”的生动注脚。

三、鲁喀同心,文化润疆
01鲁疆少年话风物,播种仁心向未来
同车厢里,恰好有两名从山东研学返程的乌鲁木齐初中生。旅途中,孩子们像打开了话匣子,讲火焰山的热浪、讲葡萄沟的甜香、讲坎儿井的暗渠藏着多少智慧……我们也趁机和他们细数山东的故事:趵突泉的泉水如何“水涌若轮”,泰山的云海怎样漫过玉皇顶,青岛的浪花有多蓝……“山东的大海太迷人了!”孩子眼里闪着光,激动地回忆道。
在得知他们对中医药充满好奇时,队员们拿起耳穴模型,详细地讲解起“耳为宗脉之所聚”的原理:“就像坎儿井的暗渠连通绿洲,耳朵上的穴位也连着全身脏腑哦。”他们还分享了“按压合谷穴缓解牙痛”“生姜泡脚驱寒”等养生小知识,并为他们勾勒出“小郎中”的成长图景——一颗向往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就这样悄悄落在了少年的心上。

02喀什,我们来了!
7月20日8时,列车终于抵达喀什站。晨光漫过站台,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漾着温润的光,如同队员们眼中跃动的信念——他们将以信念为基、以支教为笔,在这片热土上绘就鲁疆交融的画卷。
英吉沙县教育局为支教团队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我校学生代表王睿在发言中表示,将以志愿服务为桥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教授基础课程的同时,着力培养对中医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为边疆教育与卫生健康事业协同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未来两周内,团队将在英吉沙县第一中学开展支教活动,还会设立“中医文化角”,其中针灸推拿体验、中药香囊制作等课程已准备就绪。学生可以亲手触摸艾草、薄荷等药材,在制作香囊时感受“药香驱蚊”的原理;通过人体模型认识经络走向,在相互推拿中理解“通则不痛”的奥秘。这些互动性极强的活动,将让中医药文化从书本走向实践,在边疆孩子心中种下“传承岐黄”的种子。




03初抵喀什的第一餐:烟火里的鲁疆交融
午后,刚抵达喀什的支教队员们,迎来了与这方水土的第一次相逢,以这一餐,叩响新程的门扉,鲁喀专项的第一缕烟火气,自此升腾。泛着油光的手抓饭,每一粒米都浸足了萝卜的清甜与羊肉的鲜美;根根劲道的拉面,搭配浓郁的汤汁,让人欲罢不能;各式各样的炒菜,融入爱意与牵挂,开胃又下饭,一口下去,不只是味蕾的满足,更是心意的相通。
队员们围坐成几桌,旅途的疲惫瞬间被诱人的香气驱散。谈笑声混杂着碗筷碰撞的轻响,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在饭菜上镀了层暖光。这一餐,没有陌生的隔阂,只有烟火气里的温馨与幸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鲁疆的情谊会像这顿午餐一样,在寻常日子里慢慢发酵。

支教团的队员们带着对讲台的向往、对传承的执着、对支教的热忱,走进了喀什的校园。我们坚信,凭借这份付出,定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中医药文化的火种,让它点亮好奇,照亮梦想。喀什,我们来了!让我们同心同向,以支教之名,践行医者仁心的承诺,一起守护这段难忘的成长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