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调研山东”——2022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全校各级团组织:
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下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结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2022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鲁宣发〔2022〕18号)要求,现就开展“调研山东”——2022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二、总体原则
1、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组织动员我校青年学生积极融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大局,提升社会化能力,激发爱党爱国、担当作为、接续奋斗的热情和精神。
2、就近就便安排。合理确定团队规模,更加广泛、有效地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形成全省范围统一组织、分层实施,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自主开展的工作局面。立足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将活动开展与“返家乡”社会实践组织实施紧密结合,形成目标一致、相互促进的工作态势。
3、严守安全底线。结合属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确保师生在安全有序的条件下开展社会实践。要加强过程管理,依法依纪依规开展实践活动,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根据实践地疫情形势、天气变化和地质条件等,灵活规划实践时间、地点和方式,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
三、组建重点团队,扎实开展实践
1、理论普及宣讲团。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讲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所述发展成就与经验。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
2、党史学习教育团。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动员我校学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路线,深切体会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关怀与厚爱。主动走进各地党史教育场馆、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研学基地等,重温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引导我校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3、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要求,发挥我校专业特长和学生人才优势,围绕地方和基层重点工作领域,打造服务乡村发展品牌项目。发动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特别是山东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乡村发展状况,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载体,组织“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暑期报到,开展集中性城乡社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助力疫情防控、服务乡村振兴等实际体验与贡献度。
4、发展成就观察团。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践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感受祖国发展变化,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
四、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实践形式
1、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织学生围绕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地方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主题,到沿黄城乡社区开展感知实践、志愿服务、社情调研、巡河护河、文艺创作等,用青春、奉献和担当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
2、助力青年人才引育和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创建。深化校地企联系对接,深入开展“山东行”“返家乡”感知交流活动,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增进我校人才对山东的情感认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炼双创思路,凝聚双创智慧,依托所学专业,打造更多有助于乡村、企业创新发展的品牌项目,服务校地双创融合发展。
3、做好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众、为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等“五为”服务,组织开展“牵手关爱”“金晖助老”“情暖夕阳红”“阳光成长”“暖心同行”等志愿服务项目。依托黄河滩区困境青少年关爱帮扶行动,加强“希望小屋”困境儿童帮扶。借助“小草学堂”“小荷学堂,,等常态化工作项目,举办暑期爱心托管班。广泛开展“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希望学堂”等关爱活动。
4、加强青少年自护教育。普及防溺水、防校园欺凌、危险自救基本知识,参与防溺阻泳志愿者行动,助力消除安全隐患。组织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讲座等活动。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组建“反诈防骗”宣传志愿者队伍,通过公益宣讲、文艺展演、直播互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推进“反诈防骗”宣传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
五、有关要求
1、做好双向对接。学院与学生双向对接,由县(市、区)团组织摸排地方实际需求情况,向学校提出团队数量、学生人数、重点项目等需求。学院根据地方需求和组织发动情况、团员青年参与情况,做好参与社会实践团队和人员的调配。聚焦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工作实效,鼓励校地双方因地制宜打造具有高校和地方特色的品牌项目。
2、扩大声势影响。为统筹活动实施,在学生中树立目标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我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坚持以“调研山东”为统揽。各单位要统筹用好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阵地资源,加强对“三下乡”社会实践示范活动、品牌项目、优秀案例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生动反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展实效,报道广大群众的积极反响。学校和地方团组织依托团属新媒体阵地,制作刊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优秀案例和典型做法。
3、做好成果运用。我校青年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将观察到的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实践内容,与学校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赛事项目结合,与“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相结合,形成团队或个人调研成果。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将评选发布一批优秀社会实践调研成果、优秀服务基层实践项目,并择优评选认定一批优秀指导教师、团队、个人。
4、按时报送材料。7月20日前,各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登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http://sxx.youth.cn)进行报备。